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法院文化 > 法官随笔

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19年08月19日

  小时候最喜欢看警匪片、律政片,高大威猛的警察、正义凌然的法官化身惩恶扬善、伸张正义的使者,这是我对法律工作者的最初印象,也是我职业选择的启蒙。四年法律本科、三年刑法学专业的学习,让我立志成为一名刑事法官。

  2014年毕业后,我很顺利地考入法院系统,被分到研究室工作,从事司法统计、信息调研工作。起初我并不是很理解研究室的工作,印象中,直面当事人、审判台上的居中裁判,那才应该是法院的工作,研究室的“幕后”工作多少让我有点气馁。有一天,我们主任默默地把研究室工作职责打印好放到我桌上,跟我讲“研究室的工作是要你从宏观层面把握全院的工作,从立案、审理一直到执行,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个环节,如果把法院工作比作一台运转的机器,那么研究室工作就类似于润滑剂,确保机器运转的顺畅。”后来,我慢慢发现当用一张张精确的excel表格,形象直观的折线图、饼状图,一篇篇调研、学术论文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审判实践中的问题时,你会觉得或许我们不在审判第一线,没有“台上”的意气风发,但其实“幕后”的工作也挺“酷”。

  司法改革后,我开始从事法官助理工作,在接触案件之初,我们领导跟我说“我希望你的眼光不要只局限于刑事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你可以有无限可能,特别是现在刑事、民事、行政交叉案件多发,对未来法官的要求会更加全面”,所以我接触的案件比较杂,包括诉前调解、民事、商事、刑事案件。跟着老法官去调解,惊讶于自己一板一眼跟当事人讲解法律规定,效果反倒不如老法官一句“和气生财,早解决大家回家发大财”,双方握手言和,案结事了;草拟借贷案件判决书,自以为来往款项、利息算明白了就万事大吉,遭遇民事法官灵魂三追问:判项是否明确、具体?是否具有唯一性?是否具有可执行性?当草拟的一份刑事判决书被修改八稿后,我才体会到什么叫“字斟句酌”,才切身体会到刑事法官口中“谨小慎微”四字的份量。在做助理的过程中,最让我印象深刻,铭记于心的是法官的一句话:“请认真对待你手中的每一起案件,对我们来说,可能就是一起案子,但对当事人来说,他们这辈子可能就这一起案子”。

  古有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,今有不想做员额法官的助理不是好助理。可真正想要做好案件审判工作,说难不难,说容易却也十分不容易,不仅目光要不断往返于案件事实与法律条文之间,思维要在刑事、民事、行政之间来回切换,寻找思维的兼容点,输出的产品更要实现事理、情理、法理的统一。

  仰望星空,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,或刑事法官或民事法官,而我们每一个法律人也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:捍卫公平正义;回顾眼下,我们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,或“台前”或“幕后”,以自己的方式为法律事业添砖添瓦。

  (赵晓冰)

关闭
版权所有: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青州市益王府路 电话:0536-3221444 邮编:262500